深化司法公开 促进司法公正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风采 >

法官风采

巡回法庭成便民“高速路”——在法院工作26年的海口市中院副院长武雪丽认为法院最大变化是注重司法为民

【来源:法制时报】发布时间:2018-06-05【字体:

武雪丽向记者讲述法院的变化 记者符传问 摄
“2008年8月,海口市龙华区法院率先成立交通法庭,这种做法很快辐射全省各法院。” 海南如今已建成包含旅游法庭、瓜菜法庭、环保法庭等特色法庭体系,成为连接法院与基层群众的便民“高速路”。2016年和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两次提到了海南旅游法庭和交通法庭的成功经验。
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法院紧跟时代的步伐,开拓创新,同样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特色法庭成效显著
“如今,全省法院特别重视司法为民,尤其体现在特色法庭的大量设立上。”谈起30年来法院的发展,武雪丽说。
据武雪丽回忆,1992年她进入法院工作,那时法院注重打击犯罪,司法为民便民的概念比较模糊。“2008年8月,我们摸索成立交通事故巡回法庭,实现交警部门的事故认定、赔偿调解与交通事故民事赔偿纠纷案件法院的立案、审理直接对接。”武雪丽说,探索很成功,成效非常明显,这种做法很快辐射全省法院。
“交通事故发生以后,当事人能快速地得到理赔,法官会在第一时间参与调解,及时化解当事人的矛盾。”武雪丽分析说,过去交通事故案件,当事人拿着责任认定书去打官司,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今,有法官从民事赔偿角度,与交警部门组织当事人进行调解,从医疗费、赔偿金等方面,进行专业的计算分析,很快能处理好交通肇事纠纷,是一项高效便民的举措。
这种司法为民举措,武雪丽体会很深。2012年底,武雪丽调任五指山市法院院长,第一件事就是设立五指山市法院交通法庭。
“当时交通肇事纠纷案下降很明显,闹访群众逐渐减少。”武雪丽告诉记者,交通法庭的作用成效显著。近年来,海口市两级法院探索成立物业纠纷巡回法庭、城市管理法庭、医疗纠纷法庭,高效化解物业、城市管理、医疗纠纷,赢得群众点赞。
30年来,我省法院一直坚持司法为民。早在2002年以三亚市旅游巡回法庭为代表的海南法院旅游法庭已成为全国法院的一张“法治”名片。如今,通过16年的探索,我省已建成包含扶贫法庭、渔排法庭等在内的特色法庭体系。
“这些特色法庭最大程度发挥了便民、利民、为民作用。”武雪丽认为。
优质审判资源回归
2015年5月13日上午,省高院副院长张家慧来到该院第四法庭,以审判长身份开庭审理一宗证券纠纷二审案件。开启我省法院院庭长办案新模式。
海南是全国司法体制改革首批试点省份之一,2015年员额制改革在全省铺开后,要求所有入额法官必须到一线办案,院庭长也不例外。“院庭长办案是优质审判资源的回归。”武雪丽介绍,自2014年起,我省法院开始探索院领导参与庭审办案,司法体制改革启动后,进一步推进院庭领导办案制度建设,在全省首创以“第一审判团队”命名的院领导办案团队,让院庭长回归法官角色。
司法改革后,进入法官员额的院庭长必须履行法官职责,武雪丽也不例外。“我在基层法院担任过领导职务,以往包括我在内的院领导办案确实不多。”武雪丽坦言,大部分院领导主要把精力放在行政事务上,很难将心思集中在办案上。
现在重回办案一线,武雪丽直言找回了当法官的感觉,“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这是符合司法规律的。”她告诉记者,1998年,我省法院率先探索合议庭
负责制的改革,在探索过程中,为了将责任进行分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由审判长签发二审维持原判的案件,院庭长签发改判的案件,发回重审的案件由副院长签发。
“从职业角度看,院长的第一身份是法官,院庭长回归一线办案,既能让群众获得更多优质司法资源,又能对普通法官起到示范作用。”面对院庭领导带头办案的改革要求,武雪丽认为这很合理。
截至今年5月,海口市中院院庭长人均承办74件案件,较2017年同期上升45.10%。“深入一线开庭、接访,同当事人接触,与仅仅听汇报、听合议庭介绍案件,效果差别很大。”武雪丽说。
如今,司法改革以后,我省法院的院庭领导无须再耗费大量精力为其他法官的裁判文书把关,他们工作重心转向审判工作,亲自办理重大疑难案件,带头挑重担,转向审判监督管理工作,通过召集法官会议,讨论重大疑难案件,统一司法尺度,防止同案不同判。
让司法更贴近群众
30年来,我省法院以增进人民福祉为根本,不断满足群众多元司法需求,加强涉民生司法保障,打造出服务基层劳动者的特色司法品牌。
“对劳动关系无法确定、拖欠金额有争议的,应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申诉,农民工手持工资欠条,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今年4月12日,海口中院法官在恒大集团迎宾大道工地,为近100多名农民工上了一堂生动的普法课。
这是海口市中院服务劳动者的特色司法品牌。
法官每个月到大工地上课,让农民工走进一堂堂精彩生动的法律维权课堂,在武雪丽看来,这一项举措,充分体现了司法为民的理念,有助于提高农民工的法律素养,增强农民工的法律维权意识和能力。
“过去法院信访案件中农民工拖欠工资占比率非常大,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武雪丽说。
司法体制改革以来,我省法院多措并举,努力探索建立更加便民利民的审判举措,特别是涉及农民工类型案件,做到立案快、开庭快、裁决快,尽量减少当事人诉累,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2018年06月05日
打印】【关闭